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通讯员 任义)61所职业院校,104支代表队,223名选手同台竞技……今日,随着热烈的掌声,2023年度“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网络搭建与应用”三大赛项落幕,最终决出“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赛项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赛项4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5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一大批职校技能“高手”正在脱颖而出。
故事:17个小时泡在实验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因为喜欢挑战自我,刚刚获得一等奖的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20105班学生常纣烽选择从参加“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转变为“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赛项,“2021年我获得了‘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省赛二等奖,2022年很想挑战一下新的项目,所以选择了‘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赛项。”记者了解到,以前比赛,常纣烽主要负责的是硬件,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大的进步,他选择偏向软件系统—专业编程。
重新学习一样东西需要勇气,每天早上6点进入实验室,晚上11点离开,在冲刺比赛的最后的一个星期,常纣烽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就连吃饭都是由老师送到实训室,三口两口一碗饭就“扒拉”完了。“今年就要毕业了,我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常纣烽坚持加班训练,有时一天进行2次模拟测式,近8个小时的训练量,忙不过来时,吃住都在实训室。
“从进校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想着要参加比赛。”和常纣烽一样,电子信息技术专业21101班学生张圣凯也参加了“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赛项,满手的伤口让人觉得心痛。可他却说,这是小事,每天切割电线哪有不受伤的,一等奖的成绩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这次比赛,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让我感觉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成长,我相信在下一次职业技能大赛中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为了备战省赛,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从2022年9月开始,就着手班级技能考核,经校赛后,选拔出技能过硬的选手,参加市级技能比拼。据该校智能控制专业群教师吕志介绍,从今年农历正月初八开始,选手们就对整个光伏系统的硬件安装进行了强化训练,“最强的时候,我们一天要对光伏系统做4套接线,接完线后就对照标准评分,之后寻找问题进行诊断改进,经过三轮的训练以后,学生的硬件接线问题就基本上过关了。”
比赛:重视理论+实践,对标企业需求
“‘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赛项有15支队伍参赛,从赛场情况来看,能够体现出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顽强的拼搏精神。”作为本次大赛的专家评委,湖南理工职院新能源学院院长向钠很有感慨。
向钠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本赛项对标国赛新增加了神秘题部分和实际的工程经验,“神秘题部分主要考核的是光伏的基本知识,而实际的工程经验则包括施工组织的设计等。”在向钠看来,之所以增加这两个赛程是因为这些都是光伏工程项目里面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提高对于光伏系统的整体认知。“这样有助于学生尽早地适应企业需要,毕业即可上岗。”
记者了解到,该赛项是一个全方位考察选手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性竞赛,赛项立足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项目实施、系统运行、工程维护、智能运维等,考核参赛选手在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设备安装与线路连接、检测、本地控制与智能运维以及区域能源的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比赛为团队赛,3人为一小组,4小时内共同完成分布式光伏工程规划、安装与部署、运行与维护等内容,比赛不光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还考察选手的团队协作意识、安全意识、心理素质等职业素养。
“比赛是最能促进师生技能水平提升的重要抓手,我们鼓励老师积极带赛,与学生共同学习研究,学习新技术、提升新技能,助推老师们的专业发展,助力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在长沙高新工程学校副校长马燚看来,抓好竞赛的前提就是把平常的实训搞好,不是为竞赛而竞赛,而是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共同促进师生的发展,助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关键词: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虚拟现实 电气安装 脱颖而出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如何发现孩子脊柱有没有侧弯?2022-07-08
-
河北大数据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22-03-18
-
河北沧州:学生“暖心小纸条”致敬“最美逆行者”2022-03-18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河北北部部分地区有大雪2022-03-18